一直去
2014-07-30
有一次,趙州遊五台山…,碰到了一個奇怪的老太婆…,
趙州和尚的侍從告訴他:「前方這個老太婆常在路邊迎接每個來遊的和尚。」
另一位侍者接續說:是啊!當和尚問他山上的廟是如何走法時,她便說:『一直去』。
第三位侍者接著說:「沒錯!等別人照他的指的方向走時,她再說:『又是這樣去的。』很多人認為她深通禪理。」
趙州和尚聽了,對著他的眾侍從說:「我去考驗她一下,也許她有更深的禪理要傳授真修道者。」
於是趙州和尚走向老太婆,老太婆也照常迎面而來,趙州和尚便向老太婆問路。
趙州和尚:「請問施主,山上的廟如何走?」
老太婆向前方指了一下:「一直去。」
趙州和尚道:「善哉!善哉!」
於是趙州和尚便照老太婆所示的方向走去。
老太婆再說道:「又是這樣去的。哎!」

第二天,趙州和尚對他的隨從們說:「我已替你們看破這位老太婆的禪理了。」
侍從們齊聲道曰:「請和尚慈悲!讓我等均能蒙受其益。」
趙州和尚無限慈悲說道:「禪宗公案記載『第二天』自然非是今日,乃是指一千兩百多年後,南贍部州將有一處宣揚真理,萬靈主宰旨意方能宣說,汝等待於因緣俱足,便能聽聞。」
大眾聽聞莫不歡喜的齊聲說:「感謝和尚慈悲。」




禪宗公案偈共25偈(13-15偈):
13.境為妙假觀為空  境觀雙忘即是中
境為妙假觀為空:
    世人容易被境所困,殊不知無論是逆境或順境,皆是暫時的假緣假境,世人住居紅塵,本是遊戲人間,孰知?認妄塵為真,受苦其境,修行者了悟妄塵假有,雖然相上受境牽絆,卻能觀空無我,離境離相,不受境所束縛。
境觀雙忘即是中:
    倘若真修行者,了知實相,天地萬物,有情無情同圓種智,「道」運載日月星辰,一切如其自然,一切如其本來,一切如其應運,一切如其圓滿,畢竟無有障礙與滯留,無論修行與非修行者,皆能獲得輕安、自在、快樂的本來面目,因為心中了無牽掛,實能順因、順果、順一切自然性!

14.寧在大廟睡覺 不在小廟辦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自身的性德宮,在聖、在凡皆一般同,因此,不在於大廟睡覺、小廟辦道之口爭,須知,真如實相祂寂然常靜,此寂靜不受外塵所染,真如不變,恆住常理。
    自然與隨緣真如有別,隨緣真如因塵境常生起染塵、染法,落在識心起分別想,此識心乃是不明性體之故,六根、六塵、六識隨之六塵緣影擾亂心境,因此,需要藉法修持,以戒為師,此乃落在識神辦「道」,所辦之「道」,依然無關內性之用!因此,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是悟得心頭大道者的寫照。

15.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  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修行貴於身體力行,而不在嘴上的天花亂墜,當知!言語的修行,乃是以文字說教,光說不練,終不得獲知,若如此,遠不如行取一尺,何謂行取一尺?乃是劍及履及,知行合一。
    換言之,根塵相應,當下即行,切莫等待事過境遷,為時已晚,方悔恨,因為能證分的殊勝因緣,又是空蹉跎,錯失自身能上演的大法義!儘管說得再清楚,亦明白莫錯失盡其所能行道義之事,依然比不上「不如行取一寸」之意,修真者當悟,自性寶地不離方寸,此方寸乃指心之源頭!亦是本心本性,倘若修行者能自澄己性,此性即證一切真。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