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三
2014-11-28
摩尼珠 人不識 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一顆圓光色非色
摩尼珠,人不識:
人人自身中皆有一顆摩尼珠,摩尼珠曰:佛性,曰:自性的明珠,人人皆俱足擁有,亦能從此成就無上菩提,摩尼珠祂真的是一顆珠子嗎?當然不是,並非真有光爍爍圓陀陀的一顆真珠在身中,祂是強名為摩尼珠,何故強名曰之?因為自性寶地,本是無形無相,倘若不藉物喻自性如來,豈能令眾人識之?
如永嘉大師再曰:「人不識」,因為不認識祂,因此以名詞「摩尼珠」來代稱,修行者欲要親證必須由自己去行深,「識」透方能澈悟摩尼珠實相,世人所暢談「自性寶地」,亦是如標指月,因眾生認相修行,倘若眾生在修行之始,先獲知實相無相、本來無一物,豈不斷了眾生欲要修行的初衷,因如此,覺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眾修行者識自本心、本性,方能達到般若實相。
如來藏裡親收得:
智慧德性以及阿賴耶識共處如來藏裡,如何自身能親收得?唯有要自己實證,自證自悟,世人本俱足如來的智慧寶藏,若自己不能實證,誰又能替代修持而獲得,然而了解自性自證,當明悟後,始知實無一物可得,然~如來實相當如何親收得?當知,識心起用與阿賴耶識交織時,如來藏彰顯性德之光。
因此,修行者當以明悟自身摩尼珠性光為首要,然而,心起明悟之動機亦是法縛,因落在有知的念頭,即是落入意識作用,然而,修行連起念的那一個覺性都不覺,豈不更堪憐,謂之可憐憫者,正所謂尋覓成佛的途徑終其一生,終落得相上的精進,無明意識的分別,豈不讓真如實性又覆蓋一層塵沙無明?
試問:何時方能達到「如來藏裡親收得」之實?修行,全憑自悟、自證,當知,自身中的智慧如來本俱足圓滿性德,「祂」非關修與不修,然而自身覺性敏銳者,即能體察天地萬物皆由道主宰著,然~自性本如依然與「道」本無二樣,若能明悟此理,何須踏破鐵鞋覓真如;真如即在汝身中!
昔日永嘉大師拜見六祖慧能時,他早已明白心地,發明心地,然~永嘉大師拜見六祖大師,乃為了印證自己是否心性一如,而非落在識智打轉,一位覺者對自身的心念作用,不可言之隨境轉念,方能了達真如大用,真如大用者,心念是不轉的,所指的「不轉」即是心不流離失所,不會隨境轉的正心常住本處。
然而,那只是一個印證而已,真修行本當落實在六根、六塵合正六識中,方能實證自性妙締,如永嘉大師雖已發明心地,再做殊勝印證,此印證那可不是一般兒戲,當知,六祖有天命在身,經六祖印證即得正果,如同,昔日封神榜裡俗諺:「腳踏西歧城,封神榜上便有名」,指的是:一旦參加抗妖魔鬼怪之戰,封神榜上必有成神仙的名單,換句話說,當修行者掃除自身當中邪魔歪念,不也是加入斬妖除魔的壯士嗎?
佛住圓覺不離自身本如,「祂」非因修行後而所得,亦不因不明白「祂」而有失,重點在於如何使內在真如,如是清安、自在、快樂常住本心,即是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自身中的眼、耳、鼻、舌、身、意皆是六神妙用,六神應六塵,六神轉六識,六識面臨一切相,所見皆是意念產生分別相,然而,萬相皆是暫時的呈現,因為它終究會成、住、壞、空。因此,六般神用空不空,乃是容「相」亦容「空」之義,換言之「有、無」是等如,此乃是「道」的自然體性,「道」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於有、無的輪替中而產生「道」的運動。
一顆圓光色非色:
摩尼珠是自性裡這個自性寶地,既然無形無相,豈能以圓來描述無形無相之性德,當知所指的圓是「祂」沒有邊界之意,眾者皆知,無論是畫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圓柱形它必定有一個界線,皆有轉彎的邊際,唯有「圓」它是沒有邊際的擴張與始終。
既然談到祂沒有邊際界限,自然性德即無量無邊的發光、無量無邊的寬廣照耀寰宇,若以為性體真的有一顆圓明珠,則是認有形有相修行,「一顆圓光色非色」,所指的圓光色非色,由於明澈自然放光,這非言語之說。
例如菩薩到來,可否能見有一物在發光?即然無所見,並能了解所指的「一顆圓光色非色」真諦,色非色並非是一個光體的色,產生光體的色令眼根所見,如此,自身摩尼珠為何人不識,因為眾修行者會把祂落在真的有一物可修、可得,然而,一旦落入有相有物來修,果然「人不識」其寶之真,既然其色非色,不管明與暗皆是如來所應的一切,即是道的真體,若要分有一個光、有一個色、有一個空、有一個東西存在的話,那麼性德實證欲要與道同風還真是遙不可及。
摩尼珠,人不識:
人人自身中皆有一顆摩尼珠,摩尼珠曰:佛性,曰:自性的明珠,人人皆俱足擁有,亦能從此成就無上菩提,摩尼珠祂真的是一顆珠子嗎?當然不是,並非真有光爍爍圓陀陀的一顆真珠在身中,祂是強名為摩尼珠,何故強名曰之?因為自性寶地,本是無形無相,倘若不藉物喻自性如來,豈能令眾人識之?
如永嘉大師再曰:「人不識」,因為不認識祂,因此以名詞「摩尼珠」來代稱,修行者欲要親證必須由自己去行深,「識」透方能澈悟摩尼珠實相,世人所暢談「自性寶地」,亦是如標指月,因眾生認相修行,倘若眾生在修行之始,先獲知實相無相、本來無一物,豈不斷了眾生欲要修行的初衷,因如此,覺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眾修行者識自本心、本性,方能達到般若實相。
如來藏裡親收得:
智慧德性以及阿賴耶識共處如來藏裡,如何自身能親收得?唯有要自己實證,自證自悟,世人本俱足如來的智慧寶藏,若自己不能實證,誰又能替代修持而獲得,然而了解自性自證,當明悟後,始知實無一物可得,然~如來實相當如何親收得?當知,識心起用與阿賴耶識交織時,如來藏彰顯性德之光。
因此,修行者當以明悟自身摩尼珠性光為首要,然而,心起明悟之動機亦是法縛,因落在有知的念頭,即是落入意識作用,然而,修行連起念的那一個覺性都不覺,豈不更堪憐,謂之可憐憫者,正所謂尋覓成佛的途徑終其一生,終落得相上的精進,無明意識的分別,豈不讓真如實性又覆蓋一層塵沙無明?
試問:何時方能達到「如來藏裡親收得」之實?修行,全憑自悟、自證,當知,自身中的智慧如來本俱足圓滿性德,「祂」非關修與不修,然而自身覺性敏銳者,即能體察天地萬物皆由道主宰著,然~自性本如依然與「道」本無二樣,若能明悟此理,何須踏破鐵鞋覓真如;真如即在汝身中!
昔日永嘉大師拜見六祖慧能時,他早已明白心地,發明心地,然~永嘉大師拜見六祖大師,乃為了印證自己是否心性一如,而非落在識智打轉,一位覺者對自身的心念作用,不可言之隨境轉念,方能了達真如大用,真如大用者,心念是不轉的,所指的「不轉」即是心不流離失所,不會隨境轉的正心常住本處。
然而,那只是一個印證而已,真修行本當落實在六根、六塵合正六識中,方能實證自性妙締,如永嘉大師雖已發明心地,再做殊勝印證,此印證那可不是一般兒戲,當知,六祖有天命在身,經六祖印證即得正果,如同,昔日封神榜裡俗諺:「腳踏西歧城,封神榜上便有名」,指的是:一旦參加抗妖魔鬼怪之戰,封神榜上必有成神仙的名單,換句話說,當修行者掃除自身當中邪魔歪念,不也是加入斬妖除魔的壯士嗎?
佛住圓覺不離自身本如,「祂」非因修行後而所得,亦不因不明白「祂」而有失,重點在於如何使內在真如,如是清安、自在、快樂常住本心,即是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
自身中的眼、耳、鼻、舌、身、意皆是六神妙用,六神應六塵,六神轉六識,六識面臨一切相,所見皆是意念產生分別相,然而,萬相皆是暫時的呈現,因為它終究會成、住、壞、空。因此,六般神用空不空,乃是容「相」亦容「空」之義,換言之「有、無」是等如,此乃是「道」的自然體性,「道」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於有、無的輪替中而產生「道」的運動。
一顆圓光色非色:
摩尼珠是自性裡這個自性寶地,既然無形無相,豈能以圓來描述無形無相之性德,當知所指的圓是「祂」沒有邊界之意,眾者皆知,無論是畫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圓柱形它必定有一個界線,皆有轉彎的邊際,唯有「圓」它是沒有邊際的擴張與始終。
既然談到祂沒有邊際界限,自然性德即無量無邊的發光、無量無邊的寬廣照耀寰宇,若以為性體真的有一顆圓明珠,則是認有形有相修行,「一顆圓光色非色」,所指的圓光色非色,由於明澈自然放光,這非言語之說。
例如菩薩到來,可否能見有一物在發光?即然無所見,並能了解所指的「一顆圓光色非色」真諦,色非色並非是一個光體的色,產生光體的色令眼根所見,如此,自身摩尼珠為何人不識,因為眾修行者會把祂落在真的有一物可修、可得,然而,一旦落入有相有物來修,果然「人不識」其寶之真,既然其色非色,不管明與暗皆是如來所應的一切,即是道的真體,若要分有一個光、有一個色、有一個空、有一個東西存在的話,那麼性德實證欲要與道同風還真是遙不可及。
回列表頁 |
分享這篇文章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