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二
2015-04-30
上士一決一切了 中下多疑多不信 但自懷中解垢衣 誰能向外誇精進
中下多疑多不信:
何謂是中?意指修行欲修心性,卻於心性中不得著手,欲要退求其次對「下」修,亦明白「下」修終不能了脫生死。修行處在「中」精進,如果不能明白心性本源,終究處在相上的追逐,終究都是生死輪迴,修行欲契入這個無形無相之大道,則需超越無明橫跨人情束縛一大步,雖言如此,內心必起疑慮,因這不可了得的心,又當如何作用?
猶如在校學生,資質優異,老師一點即通,而資質略差者,若不夠勤於學,即落後一截,然而要隨波逐流,又豈能甘心。修行亦是如此,處在「中」的修行,如同學生一樣,成績雖平平,卻不願意讓自己落在牛後,但要追尋最上者卻是不簡單,因此,上不上,下不下則是修行最大的苦惱!
眾生修行皆以「下」開始拜起,爾後起修明白修行是來人世間最重要的目標,因此,著相修行,當作皈依,相上的修行,不可能契入實相。
修行者倘若體不明,時常落在意識分別,眾生落在意識作用,非真如實相而用,自然是下根基者,「下」,何謂「下」?「下」者只貪圖人天福報,不信自身等佛,因而勤於布施、精進念佛,何故下者諸般勤學佛法,且行善道?只因下者根對塵而有所住,眼根所見佛像、殊勝、莊嚴相,不由心亦生起學佛,真修行當知,「真佛」豈能學?有學即是仿造!既是仿造,又豈是「真」之本來。
但自懷中解垢衣:
如何從「懷中」解垢衣呢?懷中意指自身之「心性」,「懷中」與前言「中」有所差別,須知眾生皆俱足如來藏,此如來藏含藏因果,則能使之眾生生死不斷或享福不絕,修行者若欲了悟自身如來藏,必然得由「懷中」著手,當知,眾生心起善、起惡;植福、造惡,皆得從自身「懷中」去正圓滿,去正行深,真正從「懷中」化掉始無明,「垢」即是眾生無明根本,無明種子一旦植入識心,必定成為現世色身,即是「衣」。
藉用「垢衣」形容色身,「垢」:指的是無明意識。「衣」:則是四大合為色身,「色身」眾所皆知,色身好比是戲服,人生這場戲演完後,脫下戲服又趕下齣戲去了前世未了緣。因此「但自懷中解垢衣」,若欲了卻輪迴種,先明自身心,心若澄澈,受苦受報的色身,即能終止輪迴受。
誰能向外誇精進:
修行不從心性本源明澈實證,豈能言及「真修務實者」?禪宗公案,一位學僧:禪師啊!您修行是如何的精進啊?想必您每天勤誦佛經,甚至廢寢忘食吧?您每天勤於修行道業,必然不是世俗之人能比擬啊!禪師說:是啊!我是十分精進!禪師曰:餓了,我就吃;睏了,我就睡!學僧:這哪算是精進啊?禪師曰:這可不簡單啊,世人吃慣山珍海味,粗茶淡飯豈能嚥得下?
睡覺,輾轉難眠,深怕別人設計他的金錢!世人過得辛苦,豈能活在當下的自在、快樂?修行者若往外去追求有形有相的精進,內心裡必然是空虛、不踏實、不明澈。再精進的修持皆是相上的追求,終究修得再好,亦落入人天福報,永嘉大師言簡意賅慈示大眾:「誰能向外誇精進」。
往外追求早已令自性真如顛沛流離,試問,何時方能令自性真如素得其位?
上士一決一切了:
上德者,明澈自性作用,了悟實相,即能契入心性本源,心能大用,卻非二心亦無二念,無有二心為本心,無有二念為真念,心真、念正,即是「法無二法」,當無二法時為正法,佛法無二法,即是如來大法,而在「一決」,既非善又非惡。完全憑於正知、正用,在行一切良能,達到上士一決一切了之實相。
中下多疑多不信:
何謂是中?意指修行欲修心性,卻於心性中不得著手,欲要退求其次對「下」修,亦明白「下」修終不能了脫生死。修行處在「中」精進,如果不能明白心性本源,終究處在相上的追逐,終究都是生死輪迴,修行欲契入這個無形無相之大道,則需超越無明橫跨人情束縛一大步,雖言如此,內心必起疑慮,因這不可了得的心,又當如何作用?
猶如在校學生,資質優異,老師一點即通,而資質略差者,若不夠勤於學,即落後一截,然而要隨波逐流,又豈能甘心。修行亦是如此,處在「中」的修行,如同學生一樣,成績雖平平,卻不願意讓自己落在牛後,但要追尋最上者卻是不簡單,因此,上不上,下不下則是修行最大的苦惱!
眾生修行皆以「下」開始拜起,爾後起修明白修行是來人世間最重要的目標,因此,著相修行,當作皈依,相上的修行,不可能契入實相。
修行者倘若體不明,時常落在意識分別,眾生落在意識作用,非真如實相而用,自然是下根基者,「下」,何謂「下」?「下」者只貪圖人天福報,不信自身等佛,因而勤於布施、精進念佛,何故下者諸般勤學佛法,且行善道?只因下者根對塵而有所住,眼根所見佛像、殊勝、莊嚴相,不由心亦生起學佛,真修行當知,「真佛」豈能學?有學即是仿造!既是仿造,又豈是「真」之本來。
但自懷中解垢衣:
如何從「懷中」解垢衣呢?懷中意指自身之「心性」,「懷中」與前言「中」有所差別,須知眾生皆俱足如來藏,此如來藏含藏因果,則能使之眾生生死不斷或享福不絕,修行者若欲了悟自身如來藏,必然得由「懷中」著手,當知,眾生心起善、起惡;植福、造惡,皆得從自身「懷中」去正圓滿,去正行深,真正從「懷中」化掉始無明,「垢」即是眾生無明根本,無明種子一旦植入識心,必定成為現世色身,即是「衣」。
藉用「垢衣」形容色身,「垢」:指的是無明意識。「衣」:則是四大合為色身,「色身」眾所皆知,色身好比是戲服,人生這場戲演完後,脫下戲服又趕下齣戲去了前世未了緣。因此「但自懷中解垢衣」,若欲了卻輪迴種,先明自身心,心若澄澈,受苦受報的色身,即能終止輪迴受。
誰能向外誇精進:
修行不從心性本源明澈實證,豈能言及「真修務實者」?禪宗公案,一位學僧:禪師啊!您修行是如何的精進啊?想必您每天勤誦佛經,甚至廢寢忘食吧?您每天勤於修行道業,必然不是世俗之人能比擬啊!禪師說:是啊!我是十分精進!禪師曰:餓了,我就吃;睏了,我就睡!學僧:這哪算是精進啊?禪師曰:這可不簡單啊,世人吃慣山珍海味,粗茶淡飯豈能嚥得下?
睡覺,輾轉難眠,深怕別人設計他的金錢!世人過得辛苦,豈能活在當下的自在、快樂?修行者若往外去追求有形有相的精進,內心裡必然是空虛、不踏實、不明澈。再精進的修持皆是相上的追求,終究修得再好,亦落入人天福報,永嘉大師言簡意賅慈示大眾:「誰能向外誇精進」。
往外追求早已令自性真如顛沛流離,試問,何時方能令自性真如素得其位?
上士一決一切了:
上德者,明澈自性作用,了悟實相,即能契入心性本源,心能大用,卻非二心亦無二念,無有二心為本心,無有二念為真念,心真、念正,即是「法無二法」,當無二法時為正法,佛法無二法,即是如來大法,而在「一決」,既非善又非惡。完全憑於正知、正用,在行一切良能,達到上士一決一切了之實相。
回列表頁 |
分享這篇文章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