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一
2016-08-31
豁達空 撥因果 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 還如避溺而投火
莽莽蕩蕩招殃禍:
常言道:「摸得著根成佛祖,摸不著根瞎修行」,修行如果不能明悟本來,終究是竹籃子打水ㄧ場空。修行修心,然而當心性不明時,修行往往落在相上追逐,落在境上打轉,誤認為吃齋念佛即是修行,更認知,法會辦得愈浩大愈是莊嚴,又以佈施、造橋、舖路等等的善行,認為即是替自己消業障,累積功德,卻不知自身六根能所諸性用,但因心性不明,則由意識心取而代之,意識心左右塵境人、事、物,與明悟心性本源毫無關係。
當六根、六塵交織剎那,妄心依據八識田所含藏種性因起種種分別、對待。本著修行的「心」卻帶著意識分別與妄想,不平和對待再造下諸因惡果,無明意識不斷覆蓋真性,真性既已覆蓋,儘管修行做盡了世間的善事,終究在六道輪迴受,不管是善報、惡報,來世終究得圓滿諸性因。
還如避溺而投火:
例如不會游泳的人,他不闇水性,自然不會靠近海邊,因為海邊暗潮洶湧,隨時會有生命的危險,當他尋找工作時,他不會選擇救生員的工作,若他善於烹飪,廚師~是最佳首選,尋求廚師的工作則必然,但廚師每天與火為伍,難道就沒有危險嗎?
當然這只是譬喻之說,所謂「水、火」無情,皆是危險,但水、火亦是生活中不可欠缺,更是重要的資源,世間無有水、火,萬物不得生存,因地、水、火、風皆是「道」所演化,眾修行者若捨掉諸善因,而落在相上作分別,終無是處,因世人過慣生滅妄念,終不得自淨其意。
眾修行者若不能識自自身心之妄念,終究落在無明意識打轉,無明意識左右自身心,於理欲交戰則是凡夫自然現象之顯現,因心性不明,對境上事、相無法平等法性,眾修行者,若欲實證自身如來實性,當得珍惜境上增上緣以及逆上緣,如此,必能體悟「道」之繽紛與色彩,於生命當中多采多姿亦表露無遺。
棄有著空病亦然:
天地萬物的生命巡禮,皆是因緣和合而成,當緣盡時,相上的境也隨之消失,眾修行者,不明觸目遇緣,皆是實相,以為將心念一轉,一切塵、境皆是夢幻泡影,索性視為一切本是空,況且色身捨報時,亦是兩手空空,無一物可隨身帶走,認為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假因假合,即使是自身,也只不過是在人世間暫時的軀殼罷了,因此,將修行當作緊閉六根,以眼不見、耳不聽、鼻不聞、舌不嚐、身不觸,即能不受塵緣左右,誤認為如是行深,即是無上大法,殊不知斷滅正作用,終究難以自證自性妙締。
眾修行者由於不明白六根之妙,將六根視為六賊,深怕六根擾亂自身的清靜,視之生活週遭一切事物都與自身生死大事無關,因此降伏妄心,諸念不生即是「道」,不知真心在妄心求,眾修行者若以凡夫之見,執著一切本空,以為這樣即是煩惱不生,心念不起,即是「如如不動」,此如如不動,乃因不明實相真如作用。
修行以守戒律、參禪打坐視為金科玉律,如此修持,豈能明白昔日世尊所說的法門,是因眾生有種種垢病,需藉以種種方便之法作為修行入門之準則,末法修行者,若執著方便之法,當以「棄有著空」苦修,終在法上修,此生修行豈能證得無上菩提?
豁達空,撥因果:
所謂「豁達空」,是洞悉宇宙萬物的演變,此演變無非是「道」的演化,修行者若正使自身意識覺知契入心性本源,了悟根、塵、識是同心圓,無有缺陷,緣起緣了,究竟圓滿無礙,一切如其大地萬物,隨其自然性,即是真空之妙;不管是虛空,河漢星斗,甚至是地球村的一切萬物,循環不已或亂起亂滅,諸因眾緣,毫不影響這真空的本質,因為真空本質俱足不滅的「虛靈」,雖然「虛靈」眼根見不著,然~虛靈能隨識心化育萬象,萬象輾轉為萬相,落在色塵上,由眼根見色塵,色塵再注入識心,識心產生無明意識,此意識不明澈,即是眾生屬性,屬性隨境起伏,行善起惡,眾生不識「虛靈」之真,亦不離「虛靈」網羅無明意識造因成果,而呈現於相。
如:食、衣、住、行、樂,皆由此心念所演化而來,因此,真空妙有的實性,即是「虛靈」不滅最真的印證,亦因如此,眾生心性不明而造下這種種因,未來也必定要承受種種果,因~因果不滅。
而永嘉大師慈示眾修行者,若能了悟「豁達空,撥因果」,如壇經曰:「一燈能除千年暗」,所謂「罪性本空」,真修者若了達自身本覺「實相」,「實相」之真,無有善、惡,無分別與對待,更沒有對與錯,於行、住、坐、臥,皆為圓滿無礙,於思惟不落入兩端,無有障礙,即是真如妙締了達實相,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當下清淨心則在妄心覺,妄心淨化成澄澈的心體,即是自身原來的面貌,是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實相,正所謂的心性合一,體識一如。
自身的無上大法,本俱足「道」的實相,無須向外求玄,四祖道信曰:「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眾修行者若持有赤子之心,自身即是天真佛,真如本覺作用是光明澄澈,無有幽暗,當下五蘊皆空,五氣朝元,與道同風,即是非輪迴非斷滅,因此,「豁達空」,是不住色塵的紛擾,卻能由根、塵、境了達實性圓滿,自然一切因果皆是正果,亦是未來成就無上菩提之靈糧,因此,「豁達空」方能「撥因果」。
莽莽蕩蕩招殃禍:
常言道:「摸得著根成佛祖,摸不著根瞎修行」,修行如果不能明悟本來,終究是竹籃子打水ㄧ場空。修行修心,然而當心性不明時,修行往往落在相上追逐,落在境上打轉,誤認為吃齋念佛即是修行,更認知,法會辦得愈浩大愈是莊嚴,又以佈施、造橋、舖路等等的善行,認為即是替自己消業障,累積功德,卻不知自身六根能所諸性用,但因心性不明,則由意識心取而代之,意識心左右塵境人、事、物,與明悟心性本源毫無關係。
當六根、六塵交織剎那,妄心依據八識田所含藏種性因起種種分別、對待。本著修行的「心」卻帶著意識分別與妄想,不平和對待再造下諸因惡果,無明意識不斷覆蓋真性,真性既已覆蓋,儘管修行做盡了世間的善事,終究在六道輪迴受,不管是善報、惡報,來世終究得圓滿諸性因。
還如避溺而投火:
例如不會游泳的人,他不闇水性,自然不會靠近海邊,因為海邊暗潮洶湧,隨時會有生命的危險,當他尋找工作時,他不會選擇救生員的工作,若他善於烹飪,廚師~是最佳首選,尋求廚師的工作則必然,但廚師每天與火為伍,難道就沒有危險嗎?
當然這只是譬喻之說,所謂「水、火」無情,皆是危險,但水、火亦是生活中不可欠缺,更是重要的資源,世間無有水、火,萬物不得生存,因地、水、火、風皆是「道」所演化,眾修行者若捨掉諸善因,而落在相上作分別,終無是處,因世人過慣生滅妄念,終不得自淨其意。
眾修行者若不能識自自身心之妄念,終究落在無明意識打轉,無明意識左右自身心,於理欲交戰則是凡夫自然現象之顯現,因心性不明,對境上事、相無法平等法性,眾修行者,若欲實證自身如來實性,當得珍惜境上增上緣以及逆上緣,如此,必能體悟「道」之繽紛與色彩,於生命當中多采多姿亦表露無遺。
棄有著空病亦然:
天地萬物的生命巡禮,皆是因緣和合而成,當緣盡時,相上的境也隨之消失,眾修行者,不明觸目遇緣,皆是實相,以為將心念一轉,一切塵、境皆是夢幻泡影,索性視為一切本是空,況且色身捨報時,亦是兩手空空,無一物可隨身帶走,認為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假因假合,即使是自身,也只不過是在人世間暫時的軀殼罷了,因此,將修行當作緊閉六根,以眼不見、耳不聽、鼻不聞、舌不嚐、身不觸,即能不受塵緣左右,誤認為如是行深,即是無上大法,殊不知斷滅正作用,終究難以自證自性妙締。
眾修行者由於不明白六根之妙,將六根視為六賊,深怕六根擾亂自身的清靜,視之生活週遭一切事物都與自身生死大事無關,因此降伏妄心,諸念不生即是「道」,不知真心在妄心求,眾修行者若以凡夫之見,執著一切本空,以為這樣即是煩惱不生,心念不起,即是「如如不動」,此如如不動,乃因不明實相真如作用。
修行以守戒律、參禪打坐視為金科玉律,如此修持,豈能明白昔日世尊所說的法門,是因眾生有種種垢病,需藉以種種方便之法作為修行入門之準則,末法修行者,若執著方便之法,當以「棄有著空」苦修,終在法上修,此生修行豈能證得無上菩提?
豁達空,撥因果:
所謂「豁達空」,是洞悉宇宙萬物的演變,此演變無非是「道」的演化,修行者若正使自身意識覺知契入心性本源,了悟根、塵、識是同心圓,無有缺陷,緣起緣了,究竟圓滿無礙,一切如其大地萬物,隨其自然性,即是真空之妙;不管是虛空,河漢星斗,甚至是地球村的一切萬物,循環不已或亂起亂滅,諸因眾緣,毫不影響這真空的本質,因為真空本質俱足不滅的「虛靈」,雖然「虛靈」眼根見不著,然~虛靈能隨識心化育萬象,萬象輾轉為萬相,落在色塵上,由眼根見色塵,色塵再注入識心,識心產生無明意識,此意識不明澈,即是眾生屬性,屬性隨境起伏,行善起惡,眾生不識「虛靈」之真,亦不離「虛靈」網羅無明意識造因成果,而呈現於相。
如:食、衣、住、行、樂,皆由此心念所演化而來,因此,真空妙有的實性,即是「虛靈」不滅最真的印證,亦因如此,眾生心性不明而造下這種種因,未來也必定要承受種種果,因~因果不滅。
而永嘉大師慈示眾修行者,若能了悟「豁達空,撥因果」,如壇經曰:「一燈能除千年暗」,所謂「罪性本空」,真修者若了達自身本覺「實相」,「實相」之真,無有善、惡,無分別與對待,更沒有對與錯,於行、住、坐、臥,皆為圓滿無礙,於思惟不落入兩端,無有障礙,即是真如妙締了達實相,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當下清淨心則在妄心覺,妄心淨化成澄澈的心體,即是自身原來的面貌,是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實相,正所謂的心性合一,體識一如。
自身的無上大法,本俱足「道」的實相,無須向外求玄,四祖道信曰:「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眾修行者若持有赤子之心,自身即是天真佛,真如本覺作用是光明澄澈,無有幽暗,當下五蘊皆空,五氣朝元,與道同風,即是非輪迴非斷滅,因此,「豁達空」,是不住色塵的紛擾,卻能由根、塵、境了達實性圓滿,自然一切因果皆是正果,亦是未來成就無上菩提之靈糧,因此,「豁達空」方能「撥因果」。
回列表頁 |
分享這篇文章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