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一
2018-05-30
非不非  是不是  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  非則善星生陷墜

    「非不非,是不是」:
    凡夫以六根接觸六塵,落在分別意識,判斷、言論並非事實真論,卻植下因果種性,凡夫慣性以自身意識分別,評斷人世間是非過錯,然~眼根所見,未必事實,須知「根、塵、境」是假有因緣,藉於假境了前因,前因既了,果亦圓緣。
    若以凡夫之見,只落在人世道理認知,此認知是盲從與愚痴,因內在般若不明,智慧不彰,自然自性理路即迷,凡夫見二,「偏見、正見」二性,無關自性本如,當知!自性本如乃是虛靈之真;「祂」活絡不散亂,「祂」寂靜不停滯;而虛渺無一物,靈躍不間斷,然~自性本如依「象」而生其「相」,其「相」既已成暫時假有,然~凡夫不明何謂「一切『無』有真」之義,而落在「根、塵、境」追尋,「非不非,是不是」皆非自性真如之妙締。
  
    「差之毫釐失千里」:
    何故差之毫釐失千里?前言述說,凡夫評論「是與非」,絕非是內在性德之德性,眾修行者,莫將誤傳勵志:「雖不中,亦不遠」當修行座右銘,須知,性德之妙,妙之玄玄,此玄難測、難悟、亦難解,修行者若以測、悟、解,了知自身性德,猶如瞎子摸象,依感覺行自我意識,終究建在知識解之認知,修行者了悟知識的認知,又在自身性德劃下一道痕跡,此道痕跡不可言有其物,卻又是無明始作,「差之毫釐失千里」,哪怕只有一點點隱微念頭產生,看似乎差一絲毫釐而已,卻已完全斷掉內在性德流露。
  
    「是則龍女頓成佛」:
    「是」則為曰:當知,此「是」乃能了悟自性真如本原,例如佛曰:「如是,如是」,如其是性,其性之實,不離道。何謂「龍女」?「龍女」指內在性德依照自身八識田諸性智而明澈,達到「識知」之用,性德亦不間斷起正作用。
    修行者須知!當隱微念頭稍有妄為,「識」之分別即落入無明作用,無明意識若不澄澈,終究隨著六塵緣影籠罩性德光輝,然~內在性德綻放,當下德被天地,無有無明雲層障蔽其性光,何故?只因性德之光本與塵同光,永嘉大師曰:「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換言之,修行須藉用自身始無明,了悟真如實性,例如「道」:以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曰:乾坤,此乾坤即是運行萬物之動力,亦是陰陽交替總樞紐,修行者若能體察圓明覺性,「非性非不性」之實,當下無明頓除,一真亦不有,自性真如本覺,與「道」同風,永嘉大師曰「是則龍女頓成佛」嘉勉真修者,無明意識若欲澄澈,切莫了斷識心起用,如是真如實性,方能流露性德光輝。
  
    「非則善星生陷墜」:
    修行若不了解自身性德能起作用,全依賴著「識」正使諸性智,為何「識」作用如此之大?因自身「心」能收集事項,包括發生諸事因緣由,於末那識,不斷含藏,進入不滅「種因性」,此「種因性」經含藏,執著再堅持我執,漸而轉為「種性因」大倉庫,即是~如來藏,如來藏含藏一切善、惡「種性因」,一旦含藏惡因種子,承因續果則必然,因果循環是自然法則,造下諸惡眾善,必定終究果還受。
    「非則善星生陷墜」,眾修行者皆俱足無上殊勝善因緣,其善根雖大利,卻生死輪迴不已,何故真修行者其善根大利,卻依然不能了悟真如實相?當知!不能了悟乃是「末那識」之因緣,末那識收集往昔所造諸善惡,現在煩惱、妄想心以及貫穿未來果還受,乃是cycle,因此,眾修行者六道往返,乃因自身在「非」當中不能澈悟自身末那識之可敬、可怖,乃是積非成是,因不明何謂實「是」之義。而迷昧良知,輪迴亦如影隨行。
    「善星」不明自性真如,依然墮落輪迴為塵客。因此,修行若不溯原本心,豈有返回本來面目之日,藉喻前言:「非不非,是不是」,明澈世間是非過錯,無關內在性德作用,凡夫容易落在個人意識感觀,產生種種分別,亦是追生逐死開端,若真修者能回歸自身真如實性,人世間即少紛爭,所謂:「是非過錯終日過,卻不住寧靜的心頭」,更不植下輪迴諸性因,當下極樂佛國處處現。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