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二
2018-06-30
吾早年來積學問  亦曾討疏尋經論  分別名相不知休  入海算沙徒自困
  
    「亦曾討疏尋經論,入海算沙徒自困」:
    佛家三皈依曰:「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修行者落在文字般若認知,「心」雖大精進,「用」卻落在無明行識,心念一起,妄念隨之籠罩自性般若之智,任由隨緣真如,隨境生妄心。因此,修行者得明澈,自性真如實性不幻、不滅。既然真如實性非幻、非滅;修行豈能建立在「了知」觀念中,當知!自身具足「佛、法、僧」,若識心不皈自性真如三寶,而一味往相上精進行深,唯恐越修行越是遠離性德,越精進越入死塔!
    一代禪師六祖惠能,在南方傳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時,受益此頓教眾修行者,以「數值」難量;大利真修者,令真修者證道,可說是修行者心性的一盞明燈!
    當時唐朗州有位德山禪師,自幼出家,以金剛經最為通達;德山禪師不信南方禪宗之道,欲往破之,負金剛經疏鈔到澧州,見一位老婆婆賣油餅,欲買之作點心。老婆婆指其擔云:「這個是什麼?」,德山禪師曰:「金剛經疏鈔」;老婆婆云:「我有一問,若道得,我當供上座油餅,若道不得,別處買去。」;德山禪師云:「你儘管問」。老婆婆云: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上座欲點那個心?德山禪師無以答之;於是老婆婆告知德山禪師去參拜龍潭大師,必能知曉其義。
    此外,禪宗公案中亦記載一則有趣師徒對話錄;寺廟裡的禪師是一位智者,對於天文地理、參禪之理無一不精、無一不通。因此,禪師常為不遠千里而來請益佛法的修行者解惑!也能開導眾弟子,開示悟入正知見。禪師的智慧,不只利益修行者不住法縛,明悟修行真諦。
    禪師弟子於修行中更受其利益。禪師身旁有一位小沙彌,對禪師萬分的敬佩,他認為師父是舉世無雙的大覺者,雖然小沙彌作如是想,但小沙彌卻從不曾停止過他的企圖,即是~提問題,考倒師父。一日,小沙彌見一副有趣的景象,心想,太好了!這次肯定能把師父考倒了。小沙彌曰:「何故團團轉?」禪師曰:繩子困住團團轉。當下小沙彌再度啞口無言,由衷敬佩師父的智慧淵博。禪師並未親眼目睹牛隻被繩子綁住,但是能將標準答案告知小沙彌,也難怪小沙彌瞠目結舌,由衷對禪師佩服至之。
    從這二則公案不難了解,修行者常行「討疏尋經論」,為數多如麻林。常言道:「一佛出世,萬佛護持」!「道」的傳承乃是真理流布,天地雖不言語,孕育萬物卻不曾歇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藉萬物生生不息之奧妙,觀「道」之玄妙。
    日、夜交替,宣揚「道」之浩瀚,河漢星宿無有一物不因「道」而具足其相,「道」寬廣無邊無際,「道」妙玄難以見之,然「道」之體性注入萬象核心,核心化為萬有之相,是「道」賦予天命傳承之故,若藉相喻「道」,歷歷在目,倘若引述世人自身之「道」,是否能令修行者了悟自性真如?修行者了悟自性真如,切莫落在世智辯聰中,成為輪迴六道之常客。
    眾修行者不單是「亦曾討疏尋經論,入海算沙徒自困」,甚至自身中無明行深之時,亦善用引君入甕之計!何謂引君入甕乎?因不明自身真如實性,與無明意識共處如來藏,當自身處在逆境,六根作用,雖不離六塵,然而六根直搗黃龍,六識即反射往昔含藏無明意識,當下六根、六塵、六識產生記憶循環性,此時八識田「能所」即一含藏一作用,當下自身中如來覺性與根本無明決戰春秋霸業,遺憾的是:「難解、難了」,何故?無明意識能引君入甕故!
    因修行者渾然不覺,無明意識受六根之境直搗黃龍,傷害要處,令自身隨緣真如,隨境墮落萬丈深淵,常沉輪迴,永失自身真「道」。修行者當知!了達自性真如,不在經典辯論,乃是在於自己性德彰顯,天地共榮,性德之光方能普及寰宇。
  
    「吾早年來積學問,分別名相不知休」:
    眾修行者若一味追尋知識學問,當是了悟自性真如之實,修行者作如是想,當知!其修行法門窮其畢生,終在名相、權位鑽研。如此,身心俱疲,換得世間暫有之榮華、名位、權勢。當知!此三相則是性德障礙物,它猶如排山倒海,湮滅自性靈臺。
    常言道:修行者是「身用心」還是「心用身」,字義調換,意境迥然有別;雖言有別,又因個人的體悟及實證又有截然不同之悟;圓覺經曰:「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從圓覺經中,令末世修行者更明悟自身圓覺實相;然而眾修行者又當如何作?方能正用內在福德性於寰宇中暢流無礙,而非是落在六道輪迴的塵客!當知!修行有悟、有證,皆為「名相」,若以自身圓覺實相,猶如:「化為千風」一文,何處不是吾人之性光!然而修行者不能了悟自身圓覺實相,則落在相上生滅,眾修行者雖進德修業,然而心性不明,茫然兩頭。天地萬物則循環不息,生命本是一個cycle(循環),因此,一生「善、惡」又決定輪迴種性因!
    眾生心植下未來果,果由因有;如此周而復始,試問?末世修行者何時方能返故鄉!永嘉大師曰:「吾早年來積學問,分別名相不知休」,告誡眾修行者,倘若修行者止住不了內在無明作祟,過慣念頭生滅相,自身之「道」,猶如緣木求魚一般又錯失良機。唯有放下眾生心,提起自身菩提覺照,當下則能契入何謂:「天地共用一個心體之妙」!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