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二
2019-01-29
有二比丘犯媱殺 波離螢光增罪結 維摩大士頓除疑 猶如赫日消霜雪
    「有二比丘犯媱殺,波離螢光增罪結」:
    優波離是世尊十大弟子之一,勤修道業,嚴守戒律,其戒法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以持戒律第一著稱。昔日,二比丘因無心而犯了戒律,深感羞愧,雖欲行向世尊懺悔自身過錯,卻不知如何啟口,因此,請守戒第一尊者慈悲開示,若出家人無意而犯戒律,當如何是懺悔之罪,又當如何行?優波離曰道:犯戒分為二,一者犯重戒,其罪深重必然屏絕僧團中;二者,所犯輕戒,若非即時悔悟,亦以覆藏之罪而治。
    兩位比丘聽聞自身之罪,其重報難得以寬恕,深感悔恨與苦惱。的確,二比丘一心為了修持道業,奉守佛法戒律,卻於非常情境而造其罪,雖罪已生,然其罪非真過也,何故?非心所造過故!
    修行貴於「真心」、「真知」且「真行」,此三真乃是不離自身真性之實,「真心」,不存雜偽妄念,「真知」,明悟心淨,一切種性淨,「真行」不著於內、外之境。
    若修行者遠離自身本俱三真實性,則落在法、境二相勤守戒律,終不得諸法空性之義。莫言有心無境則不犯諸罪,當知,其心起諸妄而不正其妄,既已將罪造,如佛所言,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修行當如何行,方能心淨?
    當知,眾生心「心」如曠野之雜草,易生、易長,當如何維護地皮(心能作用),而不使野草蔓延。
 
    除草的方法
    弟子們圍坐在禪師周圍,等待著師父告訴他們人生和宇宙的奧秘。禪師一直默默無語,閉著眼睛。突然他向弟子問道:「怎麼才能除掉曠野裡的雜草?」弟子們目瞪口呆,沒想到禪師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說道:「用鏟子把雜草全部鏟掉!」禪師聽完微微一笑。
另一個弟子說:「可以放一把火,雜草就全部除掉了!」禪師仍然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第三個弟子說:「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把雜草全部除掉!」禪師的臉上還是那副微笑的表情。
第四個弟子說:「他們的方法都不對,那樣是除不了根的,斬草就要除根,必須把草根都挖出來。」
弟子們說完以後,禪師說:「你們講得都很好,從明天開始,你們把這塊草地分成幾塊,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雜草,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到這裡相聚!」
第二年的這個時候,弟子們早早就來到這裡,原來雜草叢生的地方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金燦燦的莊稼。
弟子們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用盡了各種方法都不能除去雜草,最後只有在雜草地裡種上莊稼才收到了這種效果。弟子們圍著莊稼地坐下。莊稼已經成熟了,但是禪師卻早已仙逝,那是禪師為弟子們上的最後一堂課。
 
    要想除掉曠野裡的雜草,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在地上種上莊稼;要想讓自己的心靈不荒蕪,唯一的方法就是修養自己的美德。若能在地質種上莊稼,土地則不荒蕪(不損心性之德),修行切莫因懼犯戒律而自斷「心」之作用,若自身心不能行於「三真」,其「心」亦宛然!
  
    「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消霜雪」:
    維摩詰大士降生於印度河畔的毘耶離城,印度有種族分級,祭司(介於神靈與人之間,在祭儀中代表或領導人們向超自然祈禱、作祭的人物)。貴族(皇親國戚或家世顯貴者)。平民(一般百姓)。奴隸(供人驅遣使喚,喪失人身自由,且自身權力全被殘酷剝削之人)。然而維摩詰大士乃是貴族之身,無論財富、權位、地位、德業皆謂之佼佼者,特別維摩詰大士其內德既盈、美譽、外彰、寄名顯德,名無垢稱之。
    雖是以居士自稱,然而維摩詰大士乃是金粟如來佛示現人間,降世幫辦世尊於紅陽時期佛法普傳亦帶領兩億佛子返瑤天之大聖業,因眾生心處於娑婆世間已久,受濁氣所拘,垢穢積集,因此眾生心不淨。維摩詰大士,本性清淨、離垢清淨,內德皆俱梵行,因而能將自性如來本不缺失之「戒、定、慧」勝行於「境、相」,令修行者澈悟,自性清淨本無染,滌除無始來塵垢,故被譽為「居五塵而不染,處眾穢而常淨」。
    眾生心之所以不淨,不外乎內德受無明塵垢蔽塞,因而性光不得流露於外,眾生心不能自淨,實乃因自性如來本有慧日,卻不能自照,然~大覺者智慧般若三昧,能除眾生垢穢如霜,剎那霜雪化為自性甘露水,此自性甘露水,既能善潤自身中的無明眾生,化自身無明為自性覺。當知!眾生覺性與大覺者本無兩樣,若能自澄己性,心性皆同,萬相共融,萬物相通,不作此悟,豈有性光流露的一天?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