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一
2015-02-27
窮釋子  口稱貧  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  道則心藏無價珍
 
實是身貧道不貧:
    從第二段開始直接契入主題,明白「實是身貧道不貧」之意,修行得了解自身俱足「道」的實性,可知!「道」雖無形相,卻能從色身著手悟道,然起心尋覓時,自身之「道」則了無蹤跡,若自身依然能了了分明色身正如「道」運動著。
    須知!當下是妄心作祟,豈是自身之「道」所彰顯的真如實相,真如實相作用,妄心不能知,誰知?識心知!識心知乃邪知,何謂邪知?意根不清淨,須知,意根能通明亦能通無明,無明若欲澄澈,全憑意根清淨,意根清淨,識明體現,了然萬相。
 
道則心藏無價珍:
    修行得明白如何契入自身心性本體,唯有真正自我明悟了解,然而欲要明悟本覺當得從「身」去體察「道」無聲無息的運行,方能契入道的核心,始知這道心裡隱藏多少的無價珍寶,然而修行不能理解自身裡的無價之寶,其身也貧。
    禪宗公案一則,有一個人,他從小就四處行乞,陪伴在他身邊唯有一只箱子,無論他浪跡何處,始終提這只舊箱子相隨,然而他從來沒有打開過箱子,不知道箱子裡頭到底是什麼?行乞的他每天帶著箱子過著流浪街頭的日子,直到有一天,
    路人好奇問他,你帶那只箱子裡頭裝的是什麼?
    行乞者回答:我也不知道,打從我懂事以來,只知它屬於我,所以我一直帶著它,
    路人又說:你何不把它打開看看,到底有什麼呢?
    行乞者說:好吧!我就試著把它打開看看。行乞者將箱子打開,箱子裝珍貴錢財與珠寶顯現在行乞者的眼前,他當下致富,不再流浪街頭當一個乞食的叫化子。
    由這禪宗公案裡可以了解,眾生自身皆俱足無價珍,卻猶如公案中的行乞者無有兩樣情。修行者因不明白自身無價珍,因此,生生世世流浪六道,不能獲得自身如來寶藏,自然無法了脫行乞之命!修行者須知!萬物皆是道,道行運物,舉例如何與道同風,得先明白真空實相本俱足不滅的電子,而「心是插頭,身是插座」,修行若能使自身,身、心一如,契入自身真道,是指日可待的,然而修行為什麼在原地裹足不前,只因不能落實在自性本覺的作用中。
 
窮釋子,口稱貧:
    過去世尊在修行,雖然他貴為王子,依然托鉢行乞,但是世尊托鉢行乞與一般叫化子則天壤之別,能供養世尊是為自己植下無量無邊的福德報,然而世間的行善與布施只能稱之福報。須知:福德報與福報則有不同處,福報是行善之善報,而福德報卻德蔭自身及至親,亦能利益內在無明眾生,成就自性菩提。
    一個阿婆,她見到世尊前來,但她並不知道是世尊,只覺得這個出家人相貌真是莊嚴,不管他流露出來的氣息、眼神,能攝受讓人的內心裡產生一種感動,以及無限溫暖的感覺,阿婆自身很窮,她在洗米的時候,剩下米水。
    正要倒掉時,見到世尊迎面而來,她看到楞住,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尊貴的人,而且他拿著衣鉢,正要行乞,阿婆心想我是多麼貧窮,想布施給眼前這位有德者,可是我根本沒有能力,阿婆內心裡非常難過,多麼想要布施,就在這時,
    世尊走到她前面駐足,跟阿婆說:阿婆,請你把你的洗米水布施給我,
    阿婆說:不行、不行,這個洗米水要倒掉,我怎麼可以把它布施給你呢,
    世尊從她的手中把它倒到他的鉢並告訴阿婆:沒有關係,你這份心已經足夠了,
    因為世尊在那時,已對每個人的心,在起什麼心念,都非常清楚。
    把它接過來喝完,然後跟阿婆說:妳的布施,是世上最甘美的,很感謝你,願祝福你一切美好。
    世尊在路途中跟他的弟子說:這位阿婆,來世時會修行,第二個來世時,會證到佛果位。
    跟在世尊旁邊修行的一位居士,聽了之後,心裡很不服氣說:世尊,她只不過給你洗米水,你就說她修兩世會成佛,看大家都這樣行布施,你怎麼都沒說。
    世尊說:因為阿婆有一顆美麗的心腸,她內心裡產生喜悅要供養之心時,這顆心已為自己佈下美麗的果實,可是那位居士依然不能理解,世尊為什麼這麼說,這麼偏袒這個阿婆,只因為阿婆的洗米水祂覺得好喝嗎?
    世尊很有耐心的再告訴他,你看到眼前的這一棵樹嗎?這棵樹的樹蔭可以容納五百輛的車子,他的樹蔭大不大?
    居士說:很大。
    世尊:是的,它的樹蔭這麼大,但原先只是一棵小小的種子,一棵小小的種子,落地生根後經過了百年,不斷的成長茁壯,就成為一棵大樹,阿婆今天產生善念的種子,也一樣能夠成就如同眼前這棵樹一樣,有無量無邊的寬廣。
    公案中的阿婆為什麼布施個洗米水,即能讓她植下成佛的因緣?須知!當是全憑那顆「真心」!修行者得了解,身心必定等如,若言真修行,得從自身真作用!然~當如何用?先從貪欲著手,將貪欲轉換成自身正作用力,因眾生不正的思惟,即是心性圓明的障礙!反之,若能行以正思惟,正確理路,決定內在性德流露。
 
貧則身常披縷褐:
    修行者對於外在的需求,可言之心欲少之又少,儘管以粗布裹身,心念不起貪求之意,然而內在妙心即能善用,妙心祂不因金絲綢緞披身,色身會有所不同。然而,妙心卻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彰顯「祂」之尊貴。
    奇妙的則是金絲綢緞加身,反倒障其德行,而不能令自己獲得大自在,可憐無知的眾生卻落在貪欲所困,而貪圖富裕之境,在這名位、相上、權位追逐所好,殊不知,早已本末倒置。
    眾修行者體悟到若無色身則不能修道,然而,眾修行者亦因錯誤的認知,反倒迷失於物慾二相,試問:修行者心頭有慾,豈能不受貪婪之心所駕馭。修行者若為了色身而精進,自然身心苦惱四起,若能如永嘉大師曰:「貧則身常披縷褐」,超然物境之外的意境,又哪來的貧呢?若能明悟自然即是道,當下即契入本體,即能體悟「實是身貧道不貧」的真實性。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