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三
2015-05-29
從他謗 任他非 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 銷鎔頓入不思議
從他謗,任他非:
過去的修行者皆以無生法忍而修,修行者以自己的認知,誤以為修行得要忍受別人的毀謗,若他人作為對不起自己,也得任他非。須知,「從他謗、任他非」並非真有某個對象,試問,除了自身心性不明,隨境起妄外,誰能令自身心起不平?
當自身感到委屈,此感受是誰知?當然此乃「識心」知!其「識心」乃由無始刼來,居住不可數之眾生於「識心」,當自身遇境,六塵緣影既已由眾生心指導,籠罩自性性德即是無明識心作用。
修行者若能契入自身無明實性即佛性,當下根、塵相應蓮花即綻放,若覺性不醒覺,終究由無明識心亂性德,「從他謗,任他非」終不得能讓「祂」成為內在性德靈糧,而落在理、欲交戰,因果輪迴終不斷!何其可悲。
我聞恰似飲甘露:
為何我聞恰似飲甘露?因真理實相在自身無明意識產生理性融入如來藏,當下無明意識檔案,化暗為明,識明體現,自然性光流露,於無明種性,剎那性光徧及根、塵、境三因,此三因即為三正果,如是識心正用的菩提性,清涼地亦是甘露的泉源!
把火燒天徒自疲:
修行若識心明澈,即是飲甘露、亦是清涼地,然而對識心不明者,則是無明火燃燒到最高點處,於無明眾生乃是塗炭生靈,此乃無明識心起作用。
雖言如此,然而此無明火終燒不了自身清涼地,何故?無明意識雖然隨根、塵起妄念,而行無明火,火燒性德宮,然而,本自俱足的如來甘露終不竭,因此,無須愁之無明識心理不明,因「識心」雖然起妄,然而「祂」終究有寧靜、澄澈之日。
銷鎔頓入不思議:
修行者若欲契入銷鎔頓入不思議,得明悟自性如來覺知,眾生皆俱不滅實性,此不滅實性即能令諸性,因生果成,何故?種性因植入八識田既不滅故。
須知,根、塵相應,無明種性即儲存檔案,換言之,真修者若以如來妙覺行自身無明行識,當以識智妙締所行,靉靆不生,識明體現,自性甘露泉源,當湧現諸性因,其性因皆是佛種子。
然~雖言其諸性皆為佛種子,亦不可心存是念,何故?若心起成佛之因,以此心念法行,則是無明識心巧取豪奪之作,終不得契入銷鎔頓入不思議之實性作用,內在性德清涼之地,又豈能達到從他謗,任他非,我聞恰似飲甘露?真修者唯有涉及於眾口鑠金,方能實證內在性德,若不能實踐,終落在知識法解而不得究竟也。
從他謗,任他非:
過去的修行者皆以無生法忍而修,修行者以自己的認知,誤以為修行得要忍受別人的毀謗,若他人作為對不起自己,也得任他非。須知,「從他謗、任他非」並非真有某個對象,試問,除了自身心性不明,隨境起妄外,誰能令自身心起不平?
當自身感到委屈,此感受是誰知?當然此乃「識心」知!其「識心」乃由無始刼來,居住不可數之眾生於「識心」,當自身遇境,六塵緣影既已由眾生心指導,籠罩自性性德即是無明識心作用。
修行者若能契入自身無明實性即佛性,當下根、塵相應蓮花即綻放,若覺性不醒覺,終究由無明識心亂性德,「從他謗,任他非」終不得能讓「祂」成為內在性德靈糧,而落在理、欲交戰,因果輪迴終不斷!何其可悲。
我聞恰似飲甘露:
為何我聞恰似飲甘露?因真理實相在自身無明意識產生理性融入如來藏,當下無明意識檔案,化暗為明,識明體現,自然性光流露,於無明種性,剎那性光徧及根、塵、境三因,此三因即為三正果,如是識心正用的菩提性,清涼地亦是甘露的泉源!
把火燒天徒自疲:
修行若識心明澈,即是飲甘露、亦是清涼地,然而對識心不明者,則是無明火燃燒到最高點處,於無明眾生乃是塗炭生靈,此乃無明識心起作用。
雖言如此,然而此無明火終燒不了自身清涼地,何故?無明意識雖然隨根、塵起妄念,而行無明火,火燒性德宮,然而,本自俱足的如來甘露終不竭,因此,無須愁之無明識心理不明,因「識心」雖然起妄,然而「祂」終究有寧靜、澄澈之日。
銷鎔頓入不思議:
修行者若欲契入銷鎔頓入不思議,得明悟自性如來覺知,眾生皆俱不滅實性,此不滅實性即能令諸性,因生果成,何故?種性因植入八識田既不滅故。
須知,根、塵相應,無明種性即儲存檔案,換言之,真修者若以如來妙覺行自身無明行識,當以識智妙締所行,靉靆不生,識明體現,自性甘露泉源,當湧現諸性因,其性因皆是佛種子。
然~雖言其諸性皆為佛種子,亦不可心存是念,何故?若心起成佛之因,以此心念法行,則是無明識心巧取豪奪之作,終不得契入銷鎔頓入不思議之實性作用,內在性德清涼之地,又豈能達到從他謗,任他非,我聞恰似飲甘露?真修者唯有涉及於眾口鑠金,方能實證內在性德,若不能實踐,終落在知識法解而不得究竟也。
回列表頁 |
分享這篇文章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