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二
2016-12-30
震法雷  擊法鼓  布慈雲兮洒甘露  龍象蹴踏潤無邊  三乘五性皆醒悟
 
布慈雲兮洒甘露:
    
久旱逢甘霖,萬物能得予大雨滋潤,於大地萬物欣欣向榮,然而眾生亦是如此渴望能聽聞真理一般,於心靈能得甘露滋潤,灑遍內心乾枯之心靈。心靈爲何需要甘露滋潤?因自身佛性尚未醒覺,自身甘露則不能彰顯。
    因此,需藉於明白實相之覺者以真理引導末世修行者啟迷入悟,引導眾修行者明悟自身實性,與生俱來甘露泉源自然湧現,換言之,「布慈雲兮洒甘露」正是萬物乾旱時期及時雨,當雲層凝聚到某種階段,某個時間點,雲層有足夠水量方使大雨灑落大地,眾修行者得聞真理亦復如是,如世尊慈示眾弟子曰:須當具足福德因緣,方能聽聞如來宣說自性法華也。
  
三乘五性皆醒悟:
    
大地眾生無有一物可離真理薰陶,大地萬物無有一物可離上天遍灑甘露,凡有生命者哪怕是無情草木,皆需上天降予甘霖,給予甘霖是為了延續萬物生命,而在於修行中,則需甘露水滋潤心靈,「三乘五性皆醒悟」,「醒悟」即是能真正體悟自身中本自俱足之甘露。
    然而,眾生只因不識如來性!因此無法使「祂」湧現,反觀大覺者,悉不如是,何故?自性覺醒故!覺者性德圓滿,從「本」以來未有迥然,亦無無明覆蓋,自性覺醒,不離真性作用,且以真理薰陶眾修行者皆有醒悟!
  
震法雷,擊法鼓:
    
修行者得到真理薰陶之喜悅,得到真理喜悅,是因為受真理薰陶而遠離無明對待。世人活在理欲交戰作用無明意識,只因自身覺性不敏,而原地躊躇不前,世人被自己無明障住覺性。
覺者以「震法雷 擊法鼓」如雷聲貫耳喚醒修行者莫再意亂紛飛,莫再意亂紛飛,並非駕馭能作用的心,而是對散漫之妄心當頭棒喝,修行者如何使自己正行當頭棒喝而醒覺過來,唯有明悟自身真理實相。
    然而鏗鏘有力的「震法雷」,「擊法鼓」,有誰方能妙行得宜?曰祂為:「善知識」,「善知識」稱謂有兩者,ㄧ者,是大覺者對修行者喚醒無明障住心性之「善知識」,此乃外緣所至;另者乃自身中本俱足之「善知識」,自身中「善知識」亙古以來未曾離開過,俗諺「近廟欺神」(台語)。世人不相信自身當中即有一位「善知識」,此「善知識」即能引導良知良能恢復本來,行正確理路,而「近廟欺神」即是此意!
    因此世人常活在理欲交戰,矛盾、痛苦也伴隨自身心,如是之者就得引藉外在「大善知識」提攜修行者遠離錯亂、顛倒,方能正行內在如來實性,眾生心靈是枯萎的,需要導引自身甘露方能得與滋潤心靈。須知!眾人自身皆具自性甘露,只因世人迷昧而導致性德不彰。
    換言之:修行者若逢大善知識帶領修行者明悟自性菩提,醒覺自性菩提則能正用自身性德也,「擊法鼓」乃是讚嘆與震撼,如孔子門徒~曾子聞過則喜,因曾子明白自己錯誤的行為則不再犯,自身不犯其過,無異聖人,因此所指的「擊法鼓」並非敲鑼打鼓,而是自身大智慧、大般若大實相之彰顯。
  
龍象蹴踏潤無邊:
    
「龍」與「象」象徵吉祥,藉用「龍」來形容聖賢,藉「象」形容自身內在性德,真修者以內在性德,會晤如來藏之實性,即能成就無上菩提,猶如明澈自性本覺,本無二意,圓明覺性與本心即是相通,徹見如來菩提覺性,自身等佛,如返鄉寶誥:「與先聖齊肩,與諸佛同流」,自然所行一切,亦是~touch到本來實相。
    「龍象蹴踏潤無邊」,如此不只自身無明眾生得以大利益,即使身邊的人皆能蒙受其利,如詩詞:江水悠悠行千里;甘露綿綿利群生,又詩云:「江水一瀉千里有時盡;性德ㄧ點甘露化三千」,翻譯成白話文,即使浩瀚的瀑布,再寬闊的水源,再湍急的水柱,能暢流千里,雖然日夜湍流不停,但若上天久旱不雨終有流盡之時。
    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甘露遍灑群生,因此,ㄧ滴甘露化三千,也就是可化雨水滋潤群生萬物。若藉於詩詞之義,一瀉千里有時盡,所指的是往外渡化眾生,哪怕自身俱足無比堅強毅力,勇猛精進不懈怠,自身堅定毅力終究是有時盡,何以故?只因此堅定毅力並非來自圓明覺性之動能,倘若是內在性德化甘露,自然即能「ㄧ點甘露化三千」。
    「三千」意指「三界」。「三界」不在外而在於自身,為何「三界」不在外而在自身?因為自身常處於無明行識,眾生始終落在「三界」遊走,眾生心生三界,一下喜悅如同在天堂,倘若恢復平常心境,盡行本份,本份即在人間圓滿諸境因,然~眾生受無明困住,痛不欲生,當下即在地獄,眾生心在三界中往返,眾生天堂、地獄一天不知來回多少趟!
    因此「ㄧ點甘露化三千」,修行者若自身自性甘露能作用,引導內在無明轉為明澈,「ㄧ點甘露化三千」方能達到「蹴踏潤無邊」,真修者老實一步一腳印去行,末世眾生與聖賢何殊呢?
    雖言「一點甘露」,卻已能大利益自身無量無邊之眾生解脫自在,末法眾修行者,切莫以世間法修持自性如來,若如是作,如「一瀉千里有時盡」諸般也,換言之,修行一切外法,終究不得正悟實相,終究還是在空虛無明當中打轉,唯有進入「一滴甘露化三千」方能實證「龍象蹴踏潤無邊」真實義。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