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二
2018-12-30
獅子吼  無畏說  深嗟懵憧頑皮靼  祇知犯重障菩提  不知如來開秘訣

    「深嗟懵憧頑皮靼,祇知犯重障菩提」:
    眾生如來覺知不明,以愚憧而逮事,造下不可計數諸業障,此諸業障,不障生死輪迴,乃障自性成就無上菩提覺知!何等惋惜嗟乎!眾修行者得明悟,並非修行之人方有菩提覺性,即使販夫走卒,依然不滅此「真性」,須知!「真性」,乃是成就如來實相之根;圓滿自性菩提之本。然而,眾生雖是俱足「真性」,卻迷昧六塵緣影,而當自身心。
    殊不知!當自身心迷失於「根、塵」對待,識心早已隨妄心起懵憧,覺性不敏,愚憧行於諸境,當無明起妄,隨境覆蓋自身如來覺知!當知,此乃植下諸業障之開端,眾生之所以落在無明意識行深,乃因以身見、邪見、邊見所致。
    眾生以身見為見,即執著五蘊假合而認知實有;邪見乃不正之見解,如毀謗真理,無視因果之實;邊見則偏執一邊之惡見,執常、執斷見解,皆偏於一邊,名為邊見。
    如禪宗公案:「鹽的味道」,一位禪學大師有一個總是愛抱怨的弟子。由於心胸狹窄,常常置於煩惱之中。有一天,大師派這個弟子去市場買一袋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然後喝一口。大師問道:「味道如何?」弟子皺著眉頭答道:「鹹得發苦」。
    隨後,大師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裏,然後說道:「再嘗嘗湖水」。弟子彎腰捧起湖水嘗了嘗,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弟子答道:「純淨甜美」。大師又問:「嘗到鹹味了嗎?」弟子答道:「沒有」。
    大師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試問,修行者是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世人不識自身心即是如來禪,則落入六根牽纏六塵之境,此境不淨,因此染習內在性德之愫。
    當知!世人本性不惡,然~六根、六塵相互糾纏,識心則起內境妄法,隨緣真如即了別不變真如,當下心性即由無明眾生取而代之,因此,見思惑、無明惑障住智德,而不明諸事理。當無明、邪見覆蓋智德,眾生終不得自見自性如來寶地。
  
    「不知如來開秘訣,獅子吼,無畏說」:
    
俗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既然如此,何嘗非是舟仰賴水方能前進。眾所皆知無明意識即作妄法,使如來覺性不得流露智慧,心不得善法而生歡喜。因而沉淪自身無明苦海,令自身無明意識湮滅,隨諸塵緣載浮載沉。
    然~眾生心隨諸境起煩惱垢病;眾修行者念生自身功德為他人所覆蓋心生煩惱。此二因皆落在業因受報,終其畢生,依然不能力行自身心之正法、正用。何故?不知如來開秘訣故!真修者當知!萬法唯識,修行欲成就無上菩提,則不可捨無明識心大作用,眾生心與如來妙心是一非二,若捨棄眾生心既已滅卻如來種。
    須知淡水則來自海水之源,倘若嫌棄海水之鹹,猶如捨去淡水之利;眾生心如海浪,乃因「六根、六塵、六識」運動而造成翻騰湧起之現象,又如海市蜃樓,妄念偏重虛無飄渺之幻境。
    雖言眾生心起諸境乃因識心不明而起迷妄,然而眾生亦俱有「識心」方能造就「萬法唯識」之實性。如何行之「萬法唯識」實性?須知,定慧均等,心唯一,境則不散亂。當如何行深自身定慧之智?當以自性真如行:「獅子吼,無畏說。」之般若實相,須知!獅子吼乃是勇猛心,力行正法即能除去身心粗、細諸種煩惱,而得輕安、自在,當下斷除「惑、業、苦」之三障,解脫五蘊身心之迷昧,無人我分別對待故,則由內在識智所澄澈而作用,獅子吼,無畏說即是萬法皆由識智遊戲三昧矣。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