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心一起,念生念滅往往都會與這色塵周旋不已,甚至因為心性不明,又對境起錯誤的心念,導致性德多所消磨,若是時時刻刻,戰戰兢兢,戒慎恐懼,深怕又錯用「心」,反倒有失修行自然之「真性」,如此必然無法澄澈,究竟這兩端要如何拿捏得宜,才能順道而行呢?
識心一起念生念滅,與這色塵周旋不已則是必然常態,何以故?只因游絲念頭雜亂無序,莫輕視自身隱微心念,此微乎其微心念乃是塵沙無明覆蓋心性,甚至因為心性不明作用,世人處在境上時,心性不能澄澈正用,而導致根、塵相應,錯誤百出,有趣的是眾修行者以為開悟是非常了得的事,須知,茅塞頓開時不就已經是剎那的開悟了嗎?開悟是當下的領悟,換言之,是觀念剎那導正,正確觀念才有正思惟,正思惟修行方能了悟實相,莫以為開悟就是已經到彼岸了,當明白!開悟只是過去理念不通,如自身八識田含藏多少無明的種子,如今方有一顆種子萌芽正性因,自己雀躍不已,殊不知,剎那明白得聚集多少善因正果,方有頓悟的體會。
禪宗公案,壓良為賤,洞山在二十歲以前拜師問道。有一次他去參拜馬祖最得意的學生南泉。那天正是馬祖逝世紀念日的前夕,南泉對大家說:「明天我們為馬祖設齋,不知馬祖是否會來。」大家聽了都默然無語,洞山卻站出來說:「等到有伴,他就會來。」南泉聽了便說:「這和尚雖然年輕,卻頗甚雕琢。」洞山不以為然地說:「大和尚,可別壓良為賤啊!」
從禪師彼此對說,道盡剎那體會,並不能代表全然見性者!如此,言明心性不明,性德必然有所虧損。的確!修行者戰戰兢兢,戒慎恐懼,深怕又錯用「心」,眾修行者若以相上「道理」欲行無上大法,終不可自用真性,何以故?違反自然故!世人本自俱足智慧覺性,然而當理、事不能圓融,自身的慣性~世智辯聰的絕活,必然捷足先登,行一切有為法,如此的修持,自然是心上加心!而相上的心上加心,自身則是渾然不覺,卻在不自覺中又事生枝節,如:「頭上頂著牛奶的女孩」,故事中的女孩頭上頂著牛奶準備到城裡賣錢,再買雞蛋,換小雞、換小牛,擠了更多牛奶,可以買新衣服…。孰知!還沒拿到利益,就被一顆石頭把她絆倒了,牛奶也倒了,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未見利益,已在想如何享受設想的利益,須知!思惟一起已經在花自身心性福報了。
再問:『深怕又錯用「心」,反倒有失修行自然之「真性」』,當然一定會失利於自身的自然之「真性」,因利益未得,已想到如何在利益上享受這些利益,修行不明識心起伏,會失「真性」真用則必然,如此之作終究無法澄澈自身性德。「導致性德多所消磨,究竟這兩端要如何拿捏得宜,才能順道而行呢?」若於生活中,如何實證內在性德?當以先行盡孝道,修道、行朋友之道,此三道乃為人最為基本,此基本乃為修行根本,於自身心性本覺若行如來大法,不只是三道,就算是百道、千道、萬道皆不違反自性真如妙締。修行者若欲行自性真如妙締,見一切相,莫起遐思,因遐思念頭一起,已經離開正思惟了,何謂正思惟?非想起「念」,此「念」本是覺性作用。五祖曰:「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
真修者當以自性般若覺念念無滯,念念正覺,「祂」是無量無邊寬廣任自身作用,若問如此「行」是否難?說難,難如登天;說易,易如俯拾即是也!何以如此易得?只在思惟當中念念正而已,修行者以正確理念面對這個社會,面對人生,與人相處以正確觀行自性覺知,如此必然能在生活中體悟「禪」之妙意!
「一念不生無可掃,金丹不煉自然圓」作何詮釋?一般會把「一念不生」解為是無生,但彌勒真經又云「牢拴意馬念無生」,既已契入「無生」,為何還有「念無生」這個「念」呢?金丹怎麼會自然圓?
先來談「一念不生無可掃」,「一念不生無可掃」,如同末法修行者常言道:「修得一念不生」,既然是「一念不生」即無有煩惱、雜念,自然無可掃,雖言如此,然而自身的Power亦湮滅了,昔日周利槃特掃塵除垢,為了了悟真性真用。反觀末法修行者,欲離塵緣求真佛,若真是行如是修,終其畢生又有何益?
「一念不生」怎能解為是無生,「無生」乃是萬象源頭,當虛靈乘載諸性因,雖未落於萬相,卻靈敏不滅,不錯不亂,待因緣契機,必然促因成果!若言彌勒真經「牢拴意馬念無生」,其意乃是藉法修持妄念,因自身隨緣真如慣性了別不變真性,而隨緣真如隨境沾染諸性因,亦植下不可計數輪迴種,佛~慈示大眾,悲憫蒼生,不忍見眾生因心性不明,而輪迴不已!因此以方便法自持妄念作用。
「金丹不煉自然圓」,「金丹」又言不滅實體,不滅實體並非是被修出來的,在生活中,根塵應對當中提升即能歷練火候,也就是自身正能量可正用,正能量若能正用,內在不滅實體本來自然圓,何謂自然圓?無有缺陷所以「圓」,何謂「金丹」,因為祂不曾生滅過,更非是萃煉而來,雖然自身具足不滅實體~「金丹」,眾人卻依然不能自獲其寶,隨著根、塵、境三因交織而使無明覆蓋「真性」。
彌勒真經云:「牢栓意馬念無生」,依經典傳法授課,於末法時期,眾修行者根基迥然不同,因此教法於眾修行者妄念鎖住,莫要亂想,再藉相上法打坐,思考不思善、不思惡的是誰,然而,眾修行者,執著在法修,儘管覺者以循序漸進方式引導修行之法,最後落在法縛打轉,終不得自證「金丹」。
於修行,學科、術科並重,亦知「人心不能打死」,既已知修行不斷滅一切相,且問當如何行術科而非揠苗助長,至使人心當道而不能自覺?再者,於生活常境、觸目遇緣,又將如何提升正能量而非是打死人心落在妄心呢?
修行「學科、術科」並重,而眾修行者通常都偏向於「學科」,偏向「學科」的因素,乃在覺得自己像一位修行者,因鑽研佛理至深,卻忽略了「術科」的重要性,當知!要認識學科容易,只是怕參悟錯誤而已,又怕解經者,錯解經意,而不得自澄內在般若妙締,因此,自己的理念正確,「學科」要拿到正分不難,真正難是難在「術科」,何謂「術科」,「術科」意指根、塵相應的當下,如何是「術科」提升而非把人心打死!確實能使「術科」真正發揮正作用,而不是「術科」成為性德揠苗助長毒藥,何謂揠苗助長?就是錯誤的幫助方式,錯誤的幫助方式乃是在於平常言行舉止不當,然而不當的言行舉止,自身難以察覺,因為人們自小孩到成人階段,皆活在家人、親人言語鼓勵、肯定中成長,雖然自身活在家人、親人鼓勵、肯定而穩定腳步向前邁進人生大道,雖然人們受到家人、親人關懷、鼓勵,本來無可厚非之事,但人不可能一輩子都活在家人、親人呵護中,必然有獨立自主的「術科」等著自己獨自承擔諸事。
人入世間,面對諸境因,除了具備「學科」~理、事、知識,最為重要是「術科」~應對進退,如根、塵相應圓滿諸事、相,其中最為首要乃在於日常生活中,洗衣服、煮飯、做家事,這些都是推動我們的「術科」,若欲行生活「禪」修行的「術科」,得從最基本的修心養性著手,達到修身養性,從「心」裡出發,注意「心」外這個「身」,方能了達修心養性、修身養性,自身「性德」如是這般培養而來。
常言道:「人心不能打死」,「人心」乃是成就無上菩提的靈糧,自然不能打死,修行不能斷一切相,因為一切相才是成就菩提關鍵。在一切相當中方能圓滿,既然修行需要在這相上成就圓滿,又該如何去做呢?因此,在工作中、家庭的雜事中才有「真經」可行,切莫認為不做家事的人說是好命,那倒未必,人活著能處理周邊事、物,漸而提升修行正能量,亦能使妄心歸止正念,於正念亦能念念覺,修行者,若捨棄生活常境真實證,試問,何處覓淨土,修彌陀?
六祖壇經云:「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請問何謂自性內照?
自性內照乃是見性者,自身大日如來朗照自身八識,因此,自身八識則無有幽暗意識。然而,凡夫不識自性實質,因此,自性無法內照,須知!凡夫、眾生的自性是屬性,其屬性缺乏正等正覺POWER作用,換句話說,凡夫、眾生屬性不明,因此覺者內在俱足,大日如來早已明澈,六祖大師曰:「自性內照,三毒即除」是教導修行者若欲真修持妙行如來法,必使自身中屬性,使祂回歸自性,自性回歸本覺,本覺回歸正用真如實性,自性內照,唯有大日如來常住自身。自然如來藏裡諸性智作用皆為圓滿無礙也!正所謂:「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最佳寫照!
中庸云:「君子慎其獨也」,請問何謂是「慎獨」?
「慎獨」兩字一談,即變成相上之法,大德者曰:「君子慎其獨」,末法修行者若以「慎獨」,而中間少一個「其」字即成學法,意指君子內在本如所作用出來的思惟,此思惟念頭早已是澄澈,思惟皆無雜亂,因君子念念正,念念無滯,如此是正人君子,也就是一位覺者,君子慎其獨也,即使微微的思惟,幾乎自己不能體察到,然~君子皆以體然自性思惟,最為妙則在於自性思惟始末明白澄澈隱微的思惟,更能使致思惟圓滿諸性智。
然眾生只能「慎獨」,其意在於小心謹慎自身心莫起邪念,莫起貪欲,因此,凡夫以「慎獨」戒慎自己切莫造罪也!
何謂增上緣,逆增上緣?
增上緣就是好的良緣,人與人之間相處融洽,即是好因緣,好因緣即是增上緣,此「增上緣」不只是職業、同儕或身邊親朋好友,舉凡在於自身遇到困難時,適時得到他人及時相助,致使自身日後工作或際遇更為優渥。「逆增上緣」乃是身處困境,此困境不只是職場競賽,工作相互抵制,甚至存活與立足之地皆受到外來人、事打壓及毀謗,迫使自身不得順遂,雖是如此,但身處「逆增上緣」則是越挫越勇,亦因自身境遇常受磨練,自然造就自身能力及經驗,而智慧亦隨諸事圓滿而提升。如此即是「逆增上緣」也!
「心」常隨境起伏,外緣紛擾,如何使妄心、妄念、妄緣還歸如來。
「心」常隨境起伏,外緣紛擾是因為「心」不能常住自身的本心本性,心性是一如,「一如」在於根、塵相應方能「一如」,而此「一如」是交織或交融全然在於覺性正用或隨性作用,正所謂的體用,體就是心體,用就是心與相能融合並實證能行,世人受外緣紛擾是因自身起了不正之心,若生不正之心欲處理不正之事,勢必兩敗俱傷,何謂兩敗俱傷?外緣是相,內緣是心,意指外在諸緣及內在心性,皆不得圓滿,自身心受無明干擾,智慧不得自照心性,自然無明能來自於妄心、妄念、妄緣的因素反撲性德,如何使妄心、妄念、妄緣還歸如來呢?
當先以自身不變真如為主,不變真如乃恆常不變,雖然隨緣真如了別不變真如,然而當自身心性一清楚明白時,妄心自然回到心性本如,因此妄心、妄念、妄緣並非用法使祂歸回不變真如,例如,黎明到來,並非將黑夜推離,一切皆屬自然也,自身心起無明亦屬自然,若自身能覺性常存,隨緣真如自然了別塵緣回歸不變真如也。故無需再尋找方法使妄心、妄念、妄緣守住一處,換言之,欲要使「心」性正用,先明白如何以隨順如來,隨順一切自然,如此自身心必能得以大自在。
在生活當中常因比較、計較之心而煩惱、痛苦,該當如何在面對煩憂諸事而能自在、快活?
須先明白比較、計較、煩惱、痛苦來自何處?為何會比較?比較的起因是什麼?常言道:無風不起浪,一切的煩惱、憂傷必定是來自自己對一切外境的不平,導致心癥結所在,既然癥結已經障住自身的理性,心境必然不得解脫自在,因此,想要跳脫無明束縛,是永遠都跳脫不了的,若世人能正視當下的心境,如痛苦、比較、煩惱的情緒籠罩著本來自在的心,以致自身、心不得快樂時,唯有以正思維的「心」,將比較、計較、煩惱、痛苦全然珍視與正愛,換言之,即是享受當下「心」念的起伏,因此時「心」不平、憂傷,猶如孩子鬧情緒,此時身為大人的我們怎能與孩子再起鬨,再鬧情緒。
若能自我提升個人述求,例如,展現自我風度,心性上的氣魄,見一切外相塵緣皆是自身性命共同體,觸目遇緣,皆是禪理及靈糧,試問,誰不快活人間美事(塵緣)。
和家人相處,彼此總因想法、看法不同而爭執,請問該如何圓滿?
這是當下每個人的問題,不只是修行人,現在的社會也是如此,家庭的和樂不是用包容態度來維持,要把真正的心結好好溝通講清楚,若能理性溝通,彼此就不會以語病相欺誑,家庭欲要圓滿、和樂,必先以關懷為出發點,而真心關懷,不在於嘮叨及牽制他人自由及隱私,最重要當以信任、向陽的態度為根本,若忽略自身心態本需俱備的信任與向陽之作用力,可能導致不溝通還沒事,一溝通反使家庭起了革命,若如此,豈不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有一事值得討論,即是生氣時不能去睡覺,若以憤怒的心情去睡覺,當下思緒沉悶,易容易植入八識田,更不會睡醒就沒事,所以要解決問題,不要用睡覺來逃避,睡覺是最消極的方式。有一對夫妻育有二子,夫妻對兩個小孩子的愛是一樣平等,對孩子平等關懷,是這對夫妻所要教導孩子懂得公平、公正之道理,有一次小孩的爸爸切水果,先切一塊後就要弟弟拿去給哥哥,弟弟拿著水果對哥哥說這塊比較大塊給你吃,爸爸聽到弟弟說這大塊要拿給哥哥吃,於是爸爸就故意切小塊的給他,弟弟接過小塊的水果,心裡在想這是自己對哥哥說的話,算了,自己搖一搖頭,爬上去椅子,坐著看電視,一臉無辜的樣子吃著水果。他們三父子在玩的遊戲,只有弟弟一個人在主導,爸爸配合演出,一個年紀約一、二歲的孩子,懂得以「大的」水果給哥哥吃,來誘拐他哥哥先吃,後面再等爸爸切大塊留給自己吃,小小年紀竟然懂得利用言語使人防不勝防的方式,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父親認為此風不可長也!
俗話說:「三歲看小孩,五歲看大人」,這時孩子懂得選擇對自己有利而行之,若不好好整頓一番,以後如何教導他?這對夫妻不以打罵、斥喝的方式來教導孩子,但當孩子遇到事情時,總以理性方式引導,漸而認識他自己,讓孩子們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問題又當如何解決!這是一對用心教導孩子的經驗談!莫輕視這個實例所發生的生活常態,人與人之所以難以互相關懷與信任,大多來自家庭不和樂、不圓滿所造成,隨著時間俱增,未來的人生或是婚嫁所組織的家庭又是重蹈覆轍,如此輾轉生命中的觸礁與不和,若想要得到和樂家庭,終不可得!須知!孩子不斷在改變,更何況是成人?
面對這些事情與問題時,切莫執著自身立場,意欲左右他人的想法。而不能去考量他的立場,家庭的紛擾必然天天發生,其因乃在於固執的想法所致,希望每個人都能迎合自己的決定,然而,當家人皆迎合自己的決策,試問,你真的因此開心了嗎?答案未必也,原因在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當自己情緒不佳時,則發現身旁之人,全是「無能」之輩。如此反覆發生事端之故,身為家庭一員的你怎能不用心一起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所以在生活當中就要培養感情,平常在家庭也好,一起外出也好,都要培養感情,培養出這一份信賴、關懷的感情,這份情感就是大家一起要生活下去的本錢,非常重要。
「心」常隨境起伏,如何做才能使「心」不隨境轉,而導致疲倦不堪?
「心」常隨境起伏是因為對外在的事情不能確信,為何對外在不能確信?是因自身無明意識對外在充滿好奇,既然有所好奇,則會覺得外在的變數太大,世人會對外在產生一種奇妙感覺,乃因「好玄」,意指世人喜好玄之又玄的事物,「好玄」另外名詞叫好奇。
一日,路上有一堆圍觀的人潮,一個路人經過,不知前方為何圍了這麼多人在看熱鬧,只知道必然發生事故,由於好奇心使然,因此想一探究竟,但是想要擠進去看又擠不過去,於是他自稱是亡者的兒子,請大家讓一下路,大家聽了哄然大笑,馬上讓一條路讓他過去看他的(狗)父親,原來是一隻被車撞上的死狗。路邊的人笑說原來你的父親是一條狗啊,你是~狗兒子。
由這笑話當中不難明白,人由於好奇心使然,總會想盡辦法去探知與自身無關之事,所以「好玄」,乃是攀緣欲知玄外之事,「心」隨境起伏,亦是輪迴的種性因,因此,修行只要是心起好奇心,即是流浪生死的開始,修行者要如何做才能使心不隨境轉?須知,根塵相應時,由隨緣真如馬上了別真如,隨緣真如一旦了別真如,妄心與隨緣真如隨根塵交織,「心」不能常住本覺裡,如何讓「心」常應本覺裡?因此,修行首先要趕快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心」回住在自己的本覺,「心」在哪裡?本覺又在哪裡?「心」在你思惟的起用處,「根、塵」相應「心」就在那裡,起一個念想要做,「心」就往那邊擺,修行者若明白了這個原理,「心」即解開無明的束縛,「心」就不會疲倦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