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宗教林立,修行人自稱是哪一尊佛來轉世,大談神通顯化,又論精通五明,如此之論,對於欲要明悟心性,體解大道的修行者,是否會受影響?最後演變修術流動靜,而不得正悟?
正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如時下真正名牌的產品絕對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告訴大家「我賣的是真的產品」,例如:我們到LV名牌店去買背包,店員豈會一再標榜告訴你,「我這是真的」LV的包包,如果他一再強調「我是真的」,可見此產品假冒他人的商標的可能性高,相對的,常自我推薦我是那位佛來投胎轉世的不也是相同於LV之虞?
反觀真修者,若為宗教別派或哪尊活佛降世,為此事而意欲分出是真或假,不也與此輩同出一處?須知,修行者一旦起了看清他人真底細,若起疑惑心,即使自身是真心,事實已無有兩樣情,猶如一面鏡子,不垢不淨映照諸相,諸相若不垢不淨,此鏡裡之物依然不垢不淨,若相上物它是髒亂不堪,鏡子映照也是髒亂不堪,道理相同。
若言真修者,欲要明悟修行實相,對於術流動淨一切變化,明白皆是「道」的演化,真修者追求是崇尚清淨的本覺,因此不落在「道」的演化上用功夫,明悟心性之人,是不住術流動靜、神通變化尋找「真理」。誰是真修,誰是湊熱鬧,便能清楚就可自我分別而脫離術流動靜的糾纏,正所謂玉石分班。
講師說:『識』是強大的POWER」,修行者得正視『識』的正作用,切不可認為『識』是障住修行道路,然而如何正用『識』正作用力,使自身「種性因」皆能發光發亮?
眾修行者停留在自己的觀念很頑強,雖明白「人心」不可打死,因為有「人心」「佛性」方能自見,雖然了解『識』要澄澈,唯有『識』澄澈才能成佛,如:彌勒祖師以『唯識論』教導即將成佛的真修者,可見「識明體現」並非口號,因此,根、塵相應可說是最好修持的佳機,也是最難得分的關卡,好修卻難以得分何以故?
乃是因為眾生留在自己的觀念故,因以頑強的眾生觀念,應世俗諸境,自身中頑固觀念是牢不可破,若要使自身性德之智「POWER」起正作用去行,唯有八識田裡的種性因重新改造,才能發光發亮,但是八識田裡面所儲存的種性因要重新改造,必定要經過大破壞,但眾修行者又怎能經得起「大破壞」再重建造?
常言道:「玉石俱焚」用以描述自身中的無明意識與如來真性交織而沉淪六道往返不已最為貼切。由此不難得知,眾生因八識田不明,自身中的性德幽暗,即使受到「大破壞」,亦是難使整個頑強觀念重新基因改造,何故?眾生心狹隘故!因而不能正得如來實性,若如此行眾生知見,眾修行者終究於「理、欲」二性打轉,終不得自見心性如來覺知。
何謂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大圓鏡智性清淨,如來藏與八識田本來合而為一,若於八識田裡自性內照、內在澄澈,謂之「大圓鏡智」,「大圓鏡智」,性必然清淨,自性念念清淨,內在性德必然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明澈「心」無垢病,但眾生之所以「心」不能平等,乃因「心病」作祟,「心病」無法舉例而言,因為連自己害了什麼「病」都不自知,當知自身心念,自身心最care什麼事情,可能自己都無法察覺,何故?心隨境轉故!
眾生心情容易隨境起伏不定,亦因起伏不定之心,隨之而至亦是病根的起源,因此,修行者欲得內在「平等性智」要「心」無病方能了達,然~眾修行者欲達「心無病」,於自身心念要清楚明白,若心念不清楚,自身「平等性智」必然由無明意識覆蓋湮滅,如此何等哀哉!
所謂「一念不生」與「念念清淨」的差別?
「一念不生」乃是斷滅法,自身的腦波由「心」在掌管著,「心」由「識」在掌管著,「識」由無始劫的「因」掌管著,「因」由過去無始刼「果報」掌管著,如此一層又一層,無明程式錯綜複雜,假使此生於色身不得自在,世人色身由無明假使,無明意識行深諸性因,眾生心起迷,又怎能一念不生?
縱然能夠煉到一念不生,必定要用斷滅法,此法即是使自己不知不覺睡著,眾生睡著之後萬事不想,也唯有睡著才能達到一念不生,然~雖是一念不生,自身無明意識又進入一個空間,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又開始在另個世界裡胡思亂夢,若修行人欲求一念不生,則是眾生作病,倘若教人法以一念不生為宗,如此之教乃是斷滅佛種性,重點是如何讓眾生既然念與念是相續,何不引導讓他念念清淨,佛一樣有念,但是念念覺、念念清淨,為何祂能清淨?
因佛作念乃清淨,不雜則清淨,何謂不雜?游絲念頭唯一唯精,不錯不亂即澄澈,眾生與佛本無二性,但因自性不明而有落差,若世人於根塵相應自身心清楚、明白此時在做什麼,即是認識自身游絲念頭起作用,自然能念念清淨。世尊、覺者、見性大德者,皆能念念清淨,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皆洞悉,因此,能了達太上老君曰: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反觀眾生則不然,凡遇到困境或受相上束縛時,只能見招拆招,或言:船到橋頭自然直,看似此人豁達,實質上卻是消極,『反正時到時擔當,沒米煮番薯湯』(台語),這種不正的心念,就是眾生隨順一切自然,眾生的隨順自然並非是念念清淨,眾生若要念念清淨,此時所做、所言皆不離自性真如作用,真如作用者,念念清淨念念覺,真覺應事不離塵緣諸境,萬境不離自身心所圓滿。而非識心滅念,正念不滅自然念念正等正覺,如此,與一念不生迥然有別也!
觀自在菩薩,觀是達觀,洞晰洞澈,洞澈過去現在未來的前因後果,然而對於修行者而言,並非容易之事,請問如何努力以達真正的「達觀」?
對修行者而言,修得菩薩果位,或者修持得以觀自在菩薩,次第亦是眾修行者所期許。
六祖壇經機緣品:行思禪師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師曰:「汝曾作甚麼來?」曰:「聖諦亦不為。」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不執名相,無獨有偶,聖經云:不可崇拜偶像。世尊慈悲示眾:「真修者,豈能執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四相欲證如來?」從經典記載皆已分明道盡真性妙締。
眾修行者若心生此念,修行欲證觀世音菩薩次第~「達觀」、「洞澈」、了悟「一切因果」,既已偏離自身正覺。當知!自身中的六根能作用,猶如觀音菩薩能六度般若行,因自身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全然通自身八識田,若八識田所含藏諸性因能與六根交織澄澈行正作用,當下自身必然是觀音,亦是觀自在菩薩矣!
因能聽內在性德映照自身中的眾生,即是觀自在。眾修行者若不從明悟自性覺知,行自性般若覺,試問,更待何時、何物、何境悟「真性」?
於生活、修行如何察覺心念已偏離?
如何察覺心念已偏離?當一個人喜歡搔首弄姿時,心念已偏離,在動作、言語中省察就可知曉,例如:一位女孩子喜歡搔首弄姿,內在的青春蕩漾,念頭想要搏得異性青睞,眾生皆有此思惟垢病,不論男、女,只要沒有認清自己,看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自然會產生諸多問題!
須知,生活即是修行,修行乃是將不對的思惟、行為導之以正,重點是如何導之以正確思惟與觀念,才為正行,然~自身心念錯綜複雜,並非今生今世的因緣致使而已,其中還延續無始刼的諸性因,諸性因所含藏種性智,善、惡皆不同,亦因不同既難下定論教導該如何行。
所幸世人自身皆俱不滅良知良能,良知良能乃是天性良質,若世人行為舉止偏離自身良心,自身良心則不能安,換言之,良心不安即現心靈,心靈不得自在與安然,世人為了能求得心靈解脫自在,因此自身中的心念則會微調,此微調乃是自然性作用,非關他人規勸或守戒,雖言如此,世人終究得要有反恭自省能力,體察自身中無明意識作用方能正行也。
「夢境」是眾人有的經驗,如何分辨是託夢或「識」的幻境?
腦波不斷在動,即使睡著了,大腦神經繼續腦波的記憶檔案,一般來講,一個人作夢,皆為識的作用,夢境有時是一位公子,有時是一位時麾的小姐,或成為翩翩公子,還是年少無知少年郎?這個就是亂夢,識心起妄作用。
世人要做一個未來夢,或是仙佛藉夢境意欲傳達,其實是不容易的事,為什麼不容易?電子瀰漫在宇宙,仙佛欲將夢境傳達某人,必然得花費仙佛之功德財,方能完成靈性會晤,將其密意傳意成功,因電子瀰漫虛空,電子交織科技傳送消息,如聲音~電話;如資訊~文字;如影像~視訊。
然而無論聲波、資訊、文字,不可數的電子檔案穿過我們的眼前,我們能見之嗎?不能見之,科技文明無遠弗屆,將此端地球村的南方之事,數秒時間傳送地球村那端的北方使民知曉。此國、彼國猶如鄰居般的距離!可知,宇宙中的大能量真是深不可測,即使國家、公司、個人最高機密都在我們眼前,由電子運輸,穿梭、瀰漫虛空中,凡人之肉眼,依然不可見之,其中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恩怨,以及夙世業債,全寄在這電子裡,如此的錯綜複雜。
仙佛欲在夢中傳達事相及顯示神蹟,若無大顯神通或花費仙佛功德財,豈能使世人得知?例如虛靈瀰漫寰宇,電子運動「其性」,「其性」意指含藏於電子諸多檔案,若世人欲得仙佛於夢境指點迷津,或先人託夢子孫,並非世人所想像諸般容易,例如,仙佛或先人已備好訊息傳送某人,然~世人尚未歇息~睡眠,仙佛或先人亦難傳達於某人,因人處在活動時,大腦神經所工作範圍皆在根、塵相對,因此,大腦神經屬於表層意識形態作用,故因如此,欲得仙佛或先人夢境指點迷津,須在夢中。
雖是如此,但依然不完全睡著後能得知夢境以及仙佛、先人指點,如前言:大腦在活動時,則是表層意識應事,但入睡後腦波活動起伏不一,仙佛或先人欲傳達訊息於某人未能順利接收,此時,仙佛則須花大筆功德財,方能將訊息傳送於某人腦波神經作用裡,如所言「意識」,但世人「意識」所含藏諸性因皆不同,無明意識擾亂腦波亦有分別,若自身無明業報深厚會影響佛菩薩及往生者欲要託夢的事宜亦不可小覷!
世人皆有做夢經驗,夢境是仙佛或先人託夢還是識心所為,想分清楚並不難也!若自身而言,當睡醒次日,身心安然喜樂,且夢境清晰則是仙佛、先人託夢,若夢境雜亂脫離情節乃是八識作用。如是分別,雖非百分百完全正確,但也差之無幾也!
請問八識田與如來藏的分別? 根對塵時交融與交織的分別?
八識田與如來藏本就是同出一處,無法強分於祂,猶如手心、手背,兩者皆是你的肢體一部份,所以自身八識田、如來藏無須分別,因為沒有八識田,如來藏不會存在,只有如來藏,沒有八識田,依然無意義,因此無須刻意分別,但真修者不須分別,卻是不能不認識祂,因如來藏裡含藏天地萬象,皆不離自身中如來藏,如來藏猶如宇宙般,含藏河漢星斗,此河漢星斗,即在自身如來藏裡,自身八識田將所有的種性因植入而成為溫床、茁壯,因祂們同出一處。
根對塵時交融與交織的分別?「交融」乃是指著沒有空隙,根、塵、識是相輔相成,「交織」是指方法錯用,自身根、塵、識即會打結、出錯,如夫妻的感情合而交融,兩個創造幸福的家庭,前景更好;公司上下一條心,整個公司營運則交融,因整個作業系統是完善;若言學生對課業的融會貫通,即是交融,「學習」「知識」與日俱增,眾修行者,若能善自護念自身心性正作用力,當下即能使根、塵、識融為實相。
何謂八識田?(法華經)何謂八王子?
何謂八識田?八識田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含藏識為八識田,此八識田祂的作用無量無邊的寬廣,眾生往返三界不斷,乃是八識田的種性因所植不正的諸性因,眾生因植入輪迴生死不斷之因果於八識田,既然曰「識」為田,必然明白田裡的種子會發芽,「識」是輪迴的溫床,輪迴的溫床就集於八識。
何謂八王子?把這八王子引用在自身中的八識田,八識田每一顆子都是真子,在八識田裡若能正用,必能成就無上菩提,反之,錯用八識田,每一顆種子亦使輪迴生死不已,因每顆種子皆是實性,從自身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含藏識,皆不離八識所為,換言之「識田」與「王子」是出自一處~如來藏!而法華經云:「八王子與父王出家」,「出家」所指的是每一顆種子,因八識田已澄澈,當八識田已澄澈,即使往昔植下的罌粟花,罌粟花也不會用於不當、傷害他人,曾經說過,佛的自性裡面依然有這罌粟花的存在,但這不害人,乃是為了知道眾生為何如此的頑固,個性如此頑劣,根基為什麼敗壞,正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亦能了解眾生的垢病及苦處,方能引度修行。
菩薩行六度般若,請問眾生皆俱足六度般若,該如何行之?
既然已是眾生,何來俱有菩薩六度般若之有?眾生所俱足的是貪、嗔、痴、慢、疑,此五障既已障住菩薩六度般若行,眾生欲要效法菩薩六度般若覺,所謂的般若,是指智慧之意,菩薩將六度般若性光照耀在這苦海中,使眾生離苦得樂,然而眾生卻缺乏六度般若智,為何眾生缺之?因覺性不敏,既然稱之眾生,眾生即是念念不明,妄念叢生,既然念念叢生,性光必然受貪、嗔、痴、慢、疑所礙,性光有礙必化為嗔、恨,嗔、恨被五見不明所左右,嗔、恨之心即隨境起伏,如此,智慧怎能彰顯,眾生欲學菩薩行六度般若,眾生如何去行六度般若?先從愛自己做起,試問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不可能能夠行於慈悲、行於布施、行於精進、行於禪定、行於智慧、行於忍辱,因為眾生在貪、嗔、痴、慢、疑嗔恨當中,斷滅自身真性,因此愚痴沒有毅力、POWER,毫無作用力,眾生欲行「六度般若」卻成為眾生修行上步步的難關,因此難以行之,若眾生能從愛自己開始,才能如是去愛他人,愛他人從自愛開始學習出發,眾修行者方能學菩薩六度般若行。